您现在的位置: 凯发旗舰平台首页 >
新闻资讯
【 】 【 】 【 】

《中国经济时报》头版头条,关注贵州农信这项工作!-凯发旗舰平台

来源: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发布时间:2021-08-23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对贵州农村合作社改革进行了深度关注,并以《农村合作社改革促乡村振兴的贵州探索》为题,对贵州农信“三社联建”进行了头版报道。来看原文——

      农村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的细胞,细胞不健康,农村经济的组织和器官都会受影响。当前,提及农村合作社,给人印象大多是“僵尸社”“空壳社”。为让农村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贵州对其大胆改革创新,让合作社产业布局科学、融资信用优良、经营运转健康。对此,专家认为,要把农村合作社打造成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三社联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盛夏的清晨,贵州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江大坝笼罩一层薄薄的白雾,在阳光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人们穿梭来往,趁晌午烈日到来前,要把新鲜蔬菜采摘下来送往各销售点。“开展‘三社联建’以来,农信社教我们记账,规范财务管理,供销社帮我们采购农用物资,寻找销售渠道,合作社安心种菜就行了……”阳光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监事长石珍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乐呵呵地说。

      石珍提及的“三社联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信社 供销社”的一种发展模式,由农信社对合作社提供财务指导和产业指导,解决合作社财务管理不规范、产业选择不精准、资产闲置融资难等问题;由供销社对合作社提供农资保障和销售渠道保障,解决合作社农资采购成本高、销售渠道窄等问题。长期以来,因合作社社员文化程度不高、管理不规范、专业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许多合作社难以为继、名存实亡,“空壳社”“挂牌社”“僵尸社”较普遍。去年,榕江县探索了“三社联建”发展模式。

      杨雪是榕江县农信社会计,去年派往阳光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高文合作社任财务和产业指导员。她告诉记者,合作社以前也记账,但几天记一次,有时一月记一次,财务不规范导致账务混乱,摸不清“家底”。通过指导,现在只要有收入和支出,每天记账,并将账务公开,化解了股东之间的相互猜疑,集中心思把合作社搞好。“除对合作社财务指导外,还进行产业指导,盘活闲置资产,寻找发展资金。”杨雪介绍,截至目前,榕江农信社为全县合作社发放产业贷款5109万元。

      合作社农资采购和产品销售也是一大难题,为降低农资采购成本、保障农资质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今年初,榕江县借供销社改革之机,发挥其“农资 销售”的优势,为合作社选派“农资指导员”和“销售指导员”。榕江供销社车江片区负责人王瑞锋告诉记者,以前合作社需要农资都是自行到市场上采购,弊端一是价格高,增加了合作社成本;二是采购的农资没质量保证。开展“三社联建”后,供销社基层社负责人担任合作社农资指导员和销售指导员,通过对各家合作社农资需求做统计,采取团购方式统一向有资质、质量好、信誉佳的品牌方采购,降低合作社成本。

      村社合一壮大集体经济

      7月15日,贵州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核子村,人们正为采摘的茭白打包装,准备运往外地销售,核子村第一书记犹刚现场指挥,十分忙碌。核子村共有村民806户3555人,目前村里主要种植茭白、折耳根、辣椒等特色蔬菜。

      犹刚告诉记者,核子村是长顺县率先推行“村社合一”的行政村。所谓“村社合一”是以村为单位,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内农民及生产资料组织起来,形成村党组织领导、群众自行组织、共同持股、共同决策、共同管理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据了解,“村社合一”其实是“村委会 合作社 金融机构”的一种发展模式,将党的基层组织政治优势与合作社产业发展优势及金融机构资金保障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合作社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生产经营服务,金融部门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从而能够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优化农村产业布局,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助力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最终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2019年,核子村成立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下设4家专业合作社和一家公司,共6家经济主体。”犹刚说,去年8月,他从县民政局副局长岗位下派到核子村任村支书、兼任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按照“村社合一”要求,村支两委干部在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交叉任职,既要兼顾发展,又要做好服务,按照总社抓总、分社经营、群众参与、共同发展模式,村里3555人都是股份制经济合作社股东。犹刚介绍,6家经济主体相当于一家集团公司,去年总产值达821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核子村还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长顺县鼓扬镇交麻村距离县城56公里,原是深度贫困村,2018年全村脱贫摘帽,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9000元。交麻村和核子村一样,也有6家经济主体,陈天象既是村支书也是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理事长。他说,以前合作社贷款难,推行“村社合一”后,今年在长顺农信社贷款了200多万元,购买了100头母牛养殖,现已产牛犊15头。“今年发展势头好,6家经济主体预计产值达3000多万元。”

      贵州:合作社改革需注入更多活力

      记者调查发现,农村合作社改革难点在于资金、人才、销售等问题,销售和资金问题相对好解决,人才却是难点。当前贵州农村大多数人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合作社选拔人才十分匮乏。正因如此,榕江县注册登记的600多家合作社,只有278家在经营,发展得较好的是少数。长顺县也一样,全县81个行政村,虽然每个村成立了股份制经济合作社,但像核子和交麻村一样经营良好的也不多。

      对此,贵州省农信社驻黔东南州党工委书记、审计中心主任潘荣熙认为,合作社改革应像脱贫攻坚一样,让更多部门参与进来,大家齐心注入更多活力,才能让合作社这个农村经济的“细胞”健康活跃起来。

      “目前,尽管有相关部门参与到合作社改革中,但势单力薄,合作社需要有经济头脑、责任心强、懂技术、会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决策者。”潘荣熙说,合作社决策者人选应像长顺县核子村一样,从政府职能部门选拔干部下去,今后提干也从这些人中产生,这样的干部不仅接地气,也能让人心悦诚服。

      对于潘荣熙的说法,长顺县委副书记周贵平也认为,合作社理事长人选很关键,要懂产业、懂市场、懂管理,真正做到像集团公司董事长那样还是很难。周贵平介绍,现在长顺50%的村都选派了干部下去任村支书和理事长,为合作社发展做好了人才铺垫。为储备村级干部人才,长顺正在办两个班,一个是让职校办技术人才培训班,农村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一个是组织部门和党校合作办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

      对于榕江和长顺的改革,专家认为,乡村振兴,农村合作社实体化是必经之路。贵州有8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如何吸引他们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也许合作社改革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是最好的尝试。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