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信打造征信便民“乡村实践”-凯发旗舰平台
202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动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服务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完善多方位征信服务体系,聚焦乡村振兴发展,依托金融机构网点,在县(市、区、特区)、乡(镇)设立集征信咨询、辅助查询、宣传维权、信用培育于一体的“服务乡村征信站(点)”。
2023年以来,贵州农信根据《意见》精神,在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以基层营业网点为基础设立“服务乡村征信站(点)”,有效利用“6.14信用记录关爱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等活动,通过征信专题视频、宣传折页等向广大群众普及征信知识,提供征信服务,帮助群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截至2023年末,贵州农信共创建“服务乡村征信站(点)”680个(数量全省最多,占比超全省50%),其中县域167个,乡镇513个,实现县域站点全覆盖,乡镇站点覆盖面43.41%(乡镇覆盖面全省最广);通过站点受理征信业务10.1万笔,发放征信宣传资料15.1万份,发放的“首贷户”数2.56万户,“首贷”金额17.23亿元。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站点建设
做好顶层设计。省联社统筹安排“服务乡村征信站(点)”建设工作,制定站点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统一制作标识牌匾、宣传专栏,制定站点标志标牌悬挂指南,指导各行社按要求规范打造站点,力求实现全省统一化、标准化。合理布局站点建设。各行社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统筹考虑站点覆盖范围,有序推进站点建设工作,既涵盖较远的农村地区,也兼顾大集镇的建设,优先考虑拥有征信自助查询机的乡镇网点,多维度确保站点的合理布局。加强培训提升服务。各行社对站点服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其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专业化开展征信知识普及和征信服务,切实履行好服务群众职责。
持续推进征信知识下基层
创新宣传方式。结合“征信长征行”活动,在红色教育基地设立“服务乡村征信站(点)”,以红色诚信故事为切入点普及征信知识,以讲座、展览、研学等形式开展诚信主题实践活动。截至2023年末,站点累计发放征信宣传资料15.1万份,实现“征信服务进基层,答疑解惑不出村”,帮助广大农村群众了解征信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宣传服务质效。将传统的定点宣传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将流动发放折页与普惠大走访、“金融夜校”相结合,将行社独立宣传与多部门联合宣传相结合,将“五进”宣传与现场服务相结合,打造多维度全覆盖的征信宣传服务体系,丰富宣传方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让征信知识深入田间地头,真正帮助群众“知之而用之”,推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
助力信息主体信用培育
自启动“服务乡村征信站(点)”建设工作以来,贵州农信着力为广大群众普及失信危害,树立诚信意识,帮助群众重建信用。如,镇宁农商银行大山支行客户黄某阳到“服务乡村征信站(点)”办理业务时,通过征信宣传员的帮助,认识到在正规网贷平台逾期贷款也会影响其信用记录,进而会影响其后续贷款,便主动归还了在网贷平台的逾期贷款,及时重建了信用。截至2023年末,全省“服务乡村征信站(点)”信用培育人数5.49万人,通过信用培育助企纾困的同时积极帮助信息主体主动积累“信用财富”。
聚焦乡村振兴发展
贵州农信始终践行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依托“服务乡村征信站(点)”的设立,在开展农户评级授信中以信用增信为切入点,以农户获得方便快捷灵活的信贷服务为落脚点,主动作为,积极利用征信赋能推进农村信用工程提档升级,积极探索农村信用工程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新模式、新路径,农户贷款持续增量扩面,农户贷款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末,贵州农信累计创建“信用市”1个,“信用县”21个,“信用乡镇”1138个,“信用村”1.37万个,“信用组”13.42万个;全省建档农户768.65万户,建档面100%,评级授信农户741.58万户,占总建档农户的96.48%;农户贷款余额3664.36亿元,其中信用贷款余额2682.62亿元,贷款面42.3%;建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3.36万户,开展信用评定11.05万户,贷款余额288.75亿元,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66.64亿元。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的指导帮助下,贵州农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完善征信供给端服务,着力打造农村信用环境,赋能实体经济,服务信息主体,推动全省征信业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征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