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凯发旗舰平台首页 >
新闻资讯
【 】 【 】 【 】

农民日报:“绿”“普”协同促生“金”-凯发旗舰平台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17

      今天,农民日报头版报道《“绿”“普”协同促生“金”——贵州农信绿色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纪实》,详细介绍了贵州农信在探索发展绿色普惠金融道路上的做法和成效。

      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看报道原文!

 

“绿”“普”协同促生“金”

贵州农信绿色普惠金融创新发展纪实

 

      绿色,是贵州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新时代发展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瞄准贵州生态文明先行区和贵安新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贵州农信”)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探索,从标准、制度、业务、产品等多方面打出“组合拳”,蹚出一条绿色普惠金融发展新路,成为全国农信系统绿色普惠金融的“领跑者”。

      一项标准搭建绿色普惠信贷顶层设计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如何立足传统普惠金融优势,推动绿色金融更好支持普惠领域、普惠群体绿色低碳发展,是新时代贵州农信思考的重大课题。”贵州农信原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主任胡凯说,但目前国内绿色信贷政策重点在指导大银行支持大企业建设大项目,对于以支农支小、发展普惠金融为主的中小金融机构来说,落实起来较为困难。

      面对可借鉴经验较少的现实困难,该如何实现有效破局、快速落地?

      “搭建顶层设计,补足政策依据,是发展绿色普惠金融的关键。”贵州农信党委副书记姚正强介绍,贵州农信在全国率先发起研制和运用绿色普惠信贷标准,首次清晰界定了绿色普惠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厘清了绿色普惠经济活动的边界,降低了普惠群体绿色经济活动的认证成本,提高了金融机构绿色识别效率,有力解决了涉农普惠群体绿色转型发展中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022年,台江农信联社和大方农商银行率先落地试用绿色普惠信贷标准,经贵州农信及多方专家的诊断和指导,两家行社符合绿色普惠信贷标准的贷款共3.4万笔,余额共16.84亿元,有力支持县域经济绿色发展和乡村绿色振兴。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贵州农信制定出台《绿色普惠信贷管理指引》和《绿色普惠信贷评价细则》,搭建绿色普惠信贷产品体系,明确业务流程,建立业务管理和激励机制,推进绿色普惠信贷从试点运用到全域覆盖,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绿色普惠信贷全覆盖的省级农信系统。截至2023年末,贵州农信绿色普惠信贷余额突破1000亿元,惠及千万百姓特别是脱贫群众,为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金融力量。

      “贵州农信的探索为全国银行业机构,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涉农领域普惠群体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服务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标准。”贵州农信党委委员、副主任张金禄认为,这套标准即将作为团体标准发布,为全省乃至全国金融机构发展绿色普惠信贷、服务乡村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实践。

      一个账户畅通生态价值优质转化

 

      如何打通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转化通道,让绿色普惠金融服务落地到千家万户?

      铜仁市江口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在其境内,是贵州省首批5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之一。2022年9月,全国首个生态账户——“梵净生态账户”在江口县创建。

      “以‘生态账户’为入口,运用信贷‘杠杆’正向引导激励广大城乡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价值转化,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正是贵州农信率先实现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有力实践。”贵州农信业务发展部副总经理王贵说。

      何为“生态账户”?“生态账户”记录了个人和企业绿色生产生活的点滴,将其对绿色生态贡献的点滴汇聚成可量化的积分数值,凭借生态积分可享受授信额度提升、贷款利率优惠、存款产品定制、“绿色通道”等金融服务。贵州农信将生态资产、生态经营、生态生活、生态保护、生态金融5项指标量化为“生态积分”,在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及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等21个重点县域优化运用。

      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村民杨志华是最早一批“生态账户”的受益者。他计划装修自家房屋用于经营民宿,但是却面临资金紧张难题。经过江口县联社认定,杨志华因为厨卫垃圾管理分类等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获得“梵净生态积分”320分。通过抵扣积分,杨志华贷款利率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约融资成本近5000元。

      服务县域经济与小微企业,“生态账户”同样发挥作用。作为旅游大县,江口县梵天联合交运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公交车每天穿梭于景区间,电池衰减程度比较大,每一台车换电池大概要十五六万元。公司负责人邓培中告诉记者,江口县联社为公司建立了生态账户,通过抵扣积分给公司的贷款进行利率优惠,600万元的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

      截至2023年末,贵州省“生态账户”建档突破15万户,为7.8万户百姓和企业累计发放“生态账户”专项贷款53亿元,为3.83万百姓增加授信7.61亿元,为6.29万百姓让利达5661万元,有力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

 

      一项工程助推服务精准有力

 

      贵州农信基于传统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探索在信用体系评定标准中融入“生态账户”、绿色普惠信贷等“绿色”元素,丰富信用工程在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引领普惠群体绿色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功能内涵,着力以绿色普惠信用工程建设,让绿色普惠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更加精准有力。

      2023年8月,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羊岩村正式成为贵州省首个“绿色普惠信用村”,该村542户农户、7个村民组全面建设为绿色普惠信用户和绿色普惠信用组,累计增加授信162.5万元,投放绿色普惠信贷资金595万元,减少农户利息支出5.4万余元。

      羊岩村村民尚维梅告诉记者,大方农商银行在7个村民组召开群众动员大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知道“生态积分”的用途和获取方式。“比如说,种豆子再套种玉米,搞养殖做好粪污处理,骑电动摩托车出行等都可以获得生态积分,生态积分够高可评绿色普惠信用村,全村农户都可享受贷款利率优惠,省出来一笔零花钱。”尚维梅说。

 

      一条路径推动生动实践落地见效

 

      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贵州农信出台《省联社关于打造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支持贵州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意见》,按照顶层设计与生动实践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并行发力的思路,聚焦运营管理、业务发展、能力提升三大主线,探索具有贵州农信特色的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建设路径。

      作为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试点行,大方农商银行将绿色普惠转型发展纳入公司章程及“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方案,从组织、制度、产品等全方位推进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建设。

      大方农商银行在全省率先落地“方兴贷”“绿讼贷”“古屋贷”等系列绿色普惠信贷产品,推动绿色普惠信贷业务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末,大方农商银行绿色普惠贷款余额32.7亿元,占比35.4%,支持4.8万农户发展绿色经济。探索绿色普惠信用工程建设,率先将羊岩村创建为全省首个绿色普惠信用村。制定绿色普惠支行建设实施方案,将凤山支行打造为全省首个绿色普惠金融专营支行,绿色普惠贷款余额1.1亿元,占比46.4%。

      “2023年9月,大方农商银行绿色普惠金融成效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可,成为西部地区首家签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努力打造‘全省第一、西部领先、全国前列’的县域绿色普惠银行标杆。”大方农商银行董事长王永恒说。

      在绿色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多种产品应运而生。赤水农信联社率先为贵州首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产权人授信5000万元,实现10万亩毛竹林碳汇价值的顺利转化;荔波农商行探索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创新“林益贷”;贵定农商行探索采用取水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推出“取水贷”等产品……贵州农信系统围绕各地农业绿色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民族文化价值挖掘、生态旅游开发等重点特色领域,系统谋划发挥绿色普惠金融资源配置、资产盘活与风险控制功能,推进绿色普惠金融生动实践遍地开花。

      “我们将持续扩大绿色普惠信贷投放规模,强化绿色普惠信贷产品创新,推动政银、银银、银证、银保、银担等多方联动合作,提升绿色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胡凯表示,计划到“十四五”末,贵州农信将实现绿色普惠信贷投放150万户、余额1500亿元。

 

      在探索发展绿色普惠金融的道路上,贵州农信仍将笃行不怠。

网站地图